建筑勞務基地化建設的幾項措施
發布日期:2021-12-30 11:26:07
信息摘要:
建筑勞務實行基地化管理,對于深化建筑業用工制度改革,調整行業勞動力結構,建立靈活的施工隊伍運行機制,促進勞動力生產要素的合理組織和
建筑勞務實行基地化管理,對于深化建筑業用工制度改革,調整行業勞動力結構,建立靈活的施工隊伍運行機制,促進勞動力生產要素的合理組織和優化配置,加強建筑勞務隊伍建設,摘活大中型施工企業的勞動用工,提高工程建設效益和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筑勞實行基地化管理是一項帶全局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住房和城建設部會同一些省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一些勞務基地,已經擬訂建筑勞務實行基地化管理的暫行辦法和實施細則,將作出明確的規定,把建筑勞務納入法制管理和行業管理的軌道,這里僅就輸出,輸入方及其主管部門這三個環節進行簡單介紹。
1、加強建放帶務基地的建設和管理
建勞務基地是基地化管理的“源頭”,基地一般建在派出勞務隊伍較多的縣(市)由兩地政府牽頭,負責這項工作,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并經相應的程序,才可確定為 和省、市,自治區兩級建筑勞務基地,照“定點定向、專業配套、雙向選擇,平等互利相對穩定、長期合作”的原則,建立起施工企業與勞務基地的協作關系務基地應建立專門的辦事機構,形成健全的管理網絡,明確和行使應有的管理職能,基地,重點是培調基地,同時也是輸出基地、管理基地,要切實做好規劃、培訓、信息、輸出、管理和服務等項工作。
2.如強用工企業自有隊伍的調整和提高
國有大中型施工企業作為勞務輸入單位,必須要有一批素質較高的技術管理力量和作業骨于,還應有一定數量的自有作業隊伍。承擔總承包的施工企業完全不帶隊伍, 的兩層”分離,當前在我國條件尚不成熟。事實證明,施工企業必須要有自有隊伍,也就是走“企業勞務二元化”的路子??傮w結構是固定工、合同制工人和外包工的比例一般以41412成4:3:3為宜,固定工約占2/5或1/3,這是實行彈性用工的基礎,是工程項日施工中的骨干和中堅。因此,施工企業要壓縮現有的二、三線,充實施工 線,激勵和引導自有隊伍“上前線”,到重點工程上去,在急、難、新、重、特項目攻堅戰中打頭陣、起表率,影響和帶動外包勞務力量,而不是當“甩手掌柜”,或成了“持盒子槍的人”,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和避免“農民工干,固定工看”的現象企業勞務二元化”,要在工程項目上把二元化融為一體化,一方面是整頓和提高自有隊伍,調整規模和結構,充分發揮其骨干作用,還要放寬政策,解決“農轉非”的問題,從農民合同制工人包括長期外包勞務隊中,選適當數量的轉為固定工。北京市實施這一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要積極配合勞務基地開展工作,協助和指導勞務人員的培調,加強對勞務隊伍的管理,幫助他們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對待基地的勞務隊伍,要當做自己的隊伍一視同仁,政治上要關心,生活上要體貼,財務結算要及時,共建同管,保證完成施工生產任務。
3.加強各級建筑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指導
各級建筑行政主管部門歸口負責建筑勞務實行基地化管理的工作,要明確相應的管理職能,制定和貫徹落實有關的規定和辦法, 歸口管理建筑勞務的輸出和引進,負責檢查督促和指導勞務基地的建設和管理主管部門要大力加強領導,精心部署,切實為勞務基地辦幾件實事,特別是把基地化管理擺上領導議程,納入行業管理,統籌兼顧,分工協作,形成建筑業行業管理包括基地化管理的系列網絡,使基地化管理走向全面、有序和規范化的軌道。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上一篇:建筑工程分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 下一篇:最后一頁